音樂、人生,或人生、音樂
- 我所思考的問題是,「天才」或「神童」,有多少成份是出於父母親的戮力栽培呢?家正若生長在雙親無力給予音樂環境的貧困家庭,那麼他的音樂才能依然會使他突出嗎?
- 而身為父母親,該如何面對及教養一個「可能」擁有超凡才華的孩子呢?是盡其所能的鼓勵、激發、鞭策出一個展現出最佳表現的天才,還是選擇給孩子一個平凡的教育及成長環境,即使這磨損了孩子可能展現的光華,但卻使孩子得以遠離「天才」所帶來的孤獨、疏離、迷惘、苦思、掙扎、懷疑、失落與痛苦呢?
- 早慧的家正,看似對於音樂及人生有更超然的領悟與想法,但是在他侃侃而談的同時,我卻覺得,他好寂寞、好寂寞。他太聰明了,以至於旁人很難說服他什麼,相信他在成長路上所經歷的種種價值觀遞嬗,都是透過他自身的體悟和摸索而成,但這難道不是一段有點……殘忍的人生嗎?
- 母親在整部紀錄片中的缺席,反而讓我猜想,雙親對於家正的音樂教育,真抱持著相同想法嗎?難道她也和丈夫一樣、喜歡贏,所以願意支持稚齡的家正踏上孤寂艱辛的音樂之路?雖然家正輕描淡寫的說,是第三者令父母親仳離,但是我更好奇,面對家正對於父親的叛逆與質疑,母親曾經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呢?
- 家正11歲,與父親親密的坐在一起,他談論著自己對生死的看法,父親似乎有點吃驚,反覆說著,「我應該和你多聊聊」;對照到六年之後,家正抱持著對父親累積的怨懟之意,然後再度重申,他最想做的不是天才,只是一個“human being”時,我覺得很苦澀。
- 生命無解,家正,我真心祝福你,找到那一條出路。
留言
張貼留言